这就是全球不好混的原因吧,来看看上个世纪的女神们

阅读:631
在好莱坞的黄金年代里,九十年代的电影行业犹如一个华丽的竞技场,每一位女演员都在为争夺荧幕上的宝座拼尽全力。但这个竞技场不仅仅拼天赋,还要拼机遇、颜值、实力和时运,那时候,每年涌现出来的新人,足以填满整
  • 好莱坞
  • 大卫·科伦斯韦 达伦·克里斯 劳拉·哈里尔 乔·曼特罗 迪伦·麦克德莫特 杰克·皮克金 杰瑞米·波普 霍兰德·泰勒
这就是全球不好混的原因吧,来看看上个世纪的女神们
这就是全球不好混的原因吧,来看看上个世纪的女神们
1/11

在好莱坞的黄金年代里,九十年代的电影行业犹如一个华丽的竞技场,每一位女演员都在为争夺荧幕上的宝座拼尽全力。

但这个竞技场不仅仅拼天赋,还要拼机遇、颜值、实力和时运,那时候,每年涌现出来的新人,足以填满整个日落大道的星光。

九十年代的好莱坞,像极了一场选美比赛与奥运会的混合版。

每个女演员不仅要长得美,还得会演戏,能抗住记者的犀利提问,甚至要“社交手腕”了得。

那时的欧美女星在圈里太难混了。

詹妮弗·康纳利

如果要说詹妮弗·康纳利的美貌,那可不仅仅是“美”,而是让人过目难忘的“雕塑级”美。

她从模特起家,15岁时便因电影《美国往事》被大众熟知。

这种美貌也带来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挑战。

九十年代的好莱坞对美貌女演员有着“天然偏见”——“你这么美,演技可能一般吧?”正如康纳利自己曾自嘲:“长得漂亮有时候反而是一种诅咒,尤其是在导演眼里。”

为了摆脱“花瓶”的标签,詹妮弗·康纳利大胆选择了一条极具风险的职业道路。

这个角色极具颠覆性——不仅外形上颓废、不修边幅,情感层面也充满痛苦与挣扎。

康纳利用细腻而有层次的表演,让观众彻底沉浸在角色的悲剧命运中。

影片上映后,她的表现震撼了影评界,原本挑剔的评论家们惊叹:“美人原来可以演这么‘丑’的角色!”一时之间,她不再只是那个拥有完美五官的女演员,而是一个能够真正扛起角色灵魂的艺术家。

这种华丽转身背后,是她对美貌的超越与对演技的执着。

康纳利曾坦言:“我宁愿演那些让人不适却真实的角色,也不愿重复漂亮的表面。”

她的坚持,让人们重新定义了她的价值。

莫妮卡·贝鲁奇

与康纳利不同,莫妮卡·贝鲁奇的电影旅程从欧洲开始。

她曾是意大利的“国宝级美女”,并凭借自己的气场让全球为之倾倒。

当她想要进军好莱坞时,却发现这里的规则与欧洲大不相同。

在欧洲,导演们喜欢通过艺术电影展示她的优雅与张力,比如《西西里的美丽传说》。

但到了好莱坞,她经常被分配到一些“性感花瓶”的角色。

甚至在《黑客帝国》中,她的戏份多半集中在她的美貌,而不是她的台词。

贝鲁奇对此毫不掩饰自己的沮丧:“美貌是通行证,但有时候也是牢笼。”

她的这句感叹直接戳中了当时许多女演员的痛点。

“导演让我站在那儿,只要看上去美就行,但我想要更多,”贝鲁奇曾这样对媒体抱怨。

最终,她意识到,与其试图改变好莱坞的规则,不如继续在欧洲电影中深耕。

在《不可撤销》和《激情》这两部影片中,她彻底放下包袱,用演技为自己正名。

凯特·温丝莱特

1997年,《泰坦尼克号》横空出世,将凯特·温丝莱特推向了万人瞩目的顶峰。

这部电影不仅是全球票房冠军,还让温丝莱特成为了“浪漫女主角”的代名词。

这份“浪漫”的标签也成了她职业生涯中的双刃剑。

“大家总以为我是那个永远穿着长裙的贵族小姐,但其实我想穿牛仔裤,想演点疯狂的东西。”

温丝莱特在一次访谈中说道。

于是,在之后的作品中,她拒绝重复自己,接连出演了《暖暖内含光》和《革命之路》这样的非典型角色。

这种不走寻常路的选择虽然让她失去了一些商业大片的机会,但也为她赢得了更多的行业尊重。

“凯特是一个勇敢的演员,”《革命之路》的导演山姆·门德斯曾这样评价她,“她总是愿意跳出舒适区。”

而温丝莱特自己也承认:“我选择演戏,是因为它让我感到害怕。”

詹妮弗·安妮斯顿

在九十年代的电视领域,詹妮弗·安妮斯顿绝对是最耀眼的存在。

《老友记》中的“瑞秋”角色不仅让她迅速家喻户晓,还引领了一股风靡全美的时尚潮流,“瑞秋发型”一时间成为无数女性争相模仿的标志。

这份荣耀也成为了一把双刃剑。

过于成功的标签让她的职业发展遇到了不小的阻力,尤其是在尝试从电视荧幕转型到电影领域时,挑战尤为艰巨。

“他们总觉得我只能演喜剧,不能演别的。”

安妮斯顿曾坦言,自己在进军电影圈的初期,频频遭遇质疑。

于是,她试图通过一些独立电影来突破自己的形象,比如《蛋糕》,在其中她饰演了一位患有慢性疼痛的女性。

为了这角色,安妮斯顿完全放弃了化妆,以真实的状态出镜。

尽管安妮斯顿的努力让她在电影领域有所突破,但她也意识到,自己的根基仍然在喜剧领域。

“演喜剧是我的舒适区,但我不会因此止步,”她说道。

薇诺娜·瑞德

在九十年代,如果你打开任何一本时尚杂志,很可能会看到薇诺娜·瑞德的名字。

她是那个年代的“文艺少女”代言人——带着一丝忧郁的气质,不走寻常路的选角,以及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。

她在《剪刀手爱德华》、《小妇人》等经典电影中的表现,让她成了无数青少年的偶像。

瑞德的事业并不是一帆风顺的。

她在九十年代末期经历了一次严重的职业危机——从一些商业电影中被替换,再到后来因个人问题陷入低谷。

坊间传闻,瑞德曾因为对拍摄过程的挑剔,失去了不少合作机会。

她自己则在采访中说道:“我只是想演那些我真正热爱的角色,哪怕这让我失去了一些更赚钱的机会。”

这种追求艺术与商业平衡的态度,最终让她付出了代价。

但幸运的是,瑞德在近年来通过剧集《怪奇物语》实现了事业的复兴,也证明了她并非昙花一现。

凯特·布兰切特

与瑞德的跌宕不同,凯特·布兰切特的职业生涯堪称稳健。

从《伊丽莎白》一角开始,她就被誉为“不可忽视的演技天才”。

九十年代末的好莱坞,对像布兰切特这样的演员并不算友好。

那个时候的导演更倾向于选择“爆款”的美人,而不是“沉稳”的演技派。

但布兰切特偏偏是个特例,她用一场场“教科书式”的表演证明了自己的不可替代。

在她看来,美貌固然重要,但她更注重角色的层次感。

比如在《伊丽莎白》中,她一人演出了从懵懂少女到铁血女王的蜕变,直接让她拿下了金球奖和奥斯卡提名。

她的职业态度也让同行钦佩不已。

导演马丁·斯科塞斯曾评价她:“凯特是那种可以瞬间点燃角色的演员,她能把最无聊的台词变成一场表演。”

即便面对名利场的种种诱惑,布兰切特依然保持着对表演的初心。

茱莉亚·罗伯茨

如果要选出九十年代最受欢迎的女演员,茱莉亚·罗伯茨一定榜上有名。

《风月俏佳人》让她成为了全球影迷心中的“梦中情人”。

她甜美的笑容、高挑的身材,以及自然的表演风格,让她迅速成为浪漫喜剧领域的霸主。

罗伯茨自己并不完全满足于浪漫喜剧的成功。

她曾试图通过更严肃的作品来证明自己的多面性,比如《永不妥协》,她凭借此片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。

但她坦言:“很多观众还是希望看到我在银幕上笑着谈恋爱,而不是在法庭上斗争。”

这种观众预期的矛盾,也成为她职业生涯中的一大挑战。

尽管如此,罗伯茨仍然是九十年代好莱坞的传奇人物。

她用一种不可复制的亲和力,让她成为了每一部电影的票房保障。

妮可·基德曼

妮可·基德曼的故事则充满了励志色彩。

早年,她因为与汤姆·克鲁斯的婚姻而备受瞩目,但这种聚光灯更多聚焦在她的“明星太太”身份上,而非她的演技。

在九十年代的好莱坞,基德曼更多时候被看作是“克鲁斯的附属品”。

基德曼对此并不甘心,她在一些独立电影中不断挑战自己,比如《时时刻刻》和《红磨坊》。

尤其是在《红磨坊》中,她一改以往的形象,以一位挣扎在生死边缘的歌女形象征服了观众。

她在采访中说道:“我知道,唯有让自己站稳脚跟,才能摆脱那些附加的标签。”

她的坚持终于得到了回报,在之后的几年中,她凭借精湛的演技赢得了业界的尊重,并多次获得奥斯卡提名。

九十年代的欧美女星们,既生活在一个辉煌的电影时代,又面临着无尽的挑战。

但是她们都打破了框架,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成就。

虽然属于她们的光辉时代已经过去,但是丝毫不影响,她们在我们心中的地位和塑造的一个又一个经典的角色。

相关资讯

评论

  • 评论加载中...